首页   >   头条   >   伊利人   >   正文

“堵”不住的智慧 让玉米粉“飞”一会儿

“再这么堵下去,咱们牧场的钱全要被这粉碎机‘吃’光了!”牧场饲料车间老张狠狠拍了下机器外壳,扬起的玉米粉呛得他直咳嗽。

“今天又堵了三次,光是拆机清理就耽误了两小时,”操作工小李擦着汗抱怨,“电表嗖嗖地转,玉米粉哗哗地飞,这哪是干活,简直是烧钱!”

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畜牧工程师贾炳玉蹲下身,手指捻起一撮洒落的玉米粉。与核算领导的对话在他脑海里炸响:每月电费多耗660元,玉米损耗6000元,工人清理的工时费还没算进去…

“悬浮”灵感破难题

贾炳玉蹲在粉碎机旁观察了三天,发现堵塞的关键在于细粉堆积。一次,他路过粮仓时看到抽风机吹起的麦壳悬浮在空中,突然灵光一闪:“如果能用气流让玉米粉‘飘’着走,不就能避免堆积了吗?”他连夜画图纸,提出在粉碎机出口加装真空吸压设备——通过负压气流使玉米粉在管道中悬浮输送,直达库房。

方案一出,有人质疑:“加设备不是更费电吗?”贾炳玉却胸有成竹:“悬浮输送省去了机械传动,反而更节能!”

72小时改造战

说服牧场管理层后,贾炳玉和牧场设备团队开始了改造攻坚战。东北的春天连续2天降雪,车间温度低至零下10℃,他们裹着棉袄调试设备。第一次试机时,管道突然发出"嘭"的闷响,压力不稳导致玉米粉从接口处喷涌而出,现场顿时下起了“玉米雪”。大家猝不及防瞬间都变成了“雪人”。贾炳玉抹了把脸,笑着说:“粉能喷出来,说明气流够力!调整参数就行。”

经过72小时不眠不休的调试,蓝色的真空设备终于稳定运转:粉碎后的玉米粉如云雾般在管道中流畅穿梭,再无堵塞。工人们惊呼:“这哪是机器,简直是变魔术!”

一笔效益账,两个意外喜

改造后的效益远超所有人的预期,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成绩单:粉碎效率实现翻倍增长,每小时处理量从2.5吨跃升至5吨,同时电费支出节省50%,每月可减少660元电费开支;更令人振奋的是,全新的封闭式输送系统几乎完全杜绝了以往因风吹造成的原料损耗,每月可避免6000元的玉米浪费。除此之外,这套系统还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隐形收益:设备磨损大幅降低,有效延长了机器使用寿命,员工们也终于告别了半夜抢修设备的苦差事,工作幸福感显著提升。这一系列改进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的初衷,更为牧场带来了全方位的提升。

更让牧场惊喜的是,玉米粉因全程密闭输送,奶牛消化吸收率显著提高。经理拍着贾炳玉的肩膀:“你这‘悬浮术’,一年能给咱省下8万多元!”

问起创新心得,贾炳玉说:“哪有什么高深技术?创新不是在办公室想出来的,就是多盯现场,找到问题的‘根’,举一反三,对症下药。说到底,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,把重复的工作做出新意。”

供稿:液态奶事业部 东北奶源大区 宋杨

发布时间:2025-07-04   阅读数:   点赞数:
0

精彩留言

热门新闻

  • 一周热点“抢鲜看”Vol.120
  • 一起“碳”寻美好生活
  • 潘总强调:坚定信心,创新进取,全力实现首季开门红
  • 金句来了!潘总2023领导力峰会致辞金句集锦
  • 潘总邀你一起迎春纳福
  • 潘总走访一线慰问员工并指导业务发展
  • 打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