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  >   头条   >   伊利人   >   正文

从广告灵感到码垛机智能诊断

定州工厂的码垛机频繁故障,这不仅影响生产效率和设备寿命,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。但经设备主管张宏波的一项创新举措后,设备的运行故障率与维修时间不仅得到显著降低,生产线的整体码垛效率更是提升了30%。他的灵感,来自于手机上的一则装修公司广告,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吧。

一则广告引发全新思考

“张主管,码垛机又报故障了,今天已经是第三次了!”设备主管张宏波面对同事的呼叫,立刻带领团队前往检修。如此复杂的机器接二连三的故障,每次排查问题都要用几个小时,这让张宏波无奈地叹了口气。他迫切地想要寻找一种高效的故障排查与诊断策略,实现高效检修与维护,以满足生产的要求。

晚上回到家中,张宏波在手机上偶然看到一则房屋装修的广告,商家以数字化立体模型的形式清晰展示出房屋的内部装潢设计,让人一目了然。看到这里他突然灵光一闪,“如果能将码垛机复杂的结构也以立体模型的方式呈现出来,模拟出码垛机的实时动态,岂不是可以解决排查效率低下的难题?”张宏波即刻发动起了各个部门的同事们,寻找会立体建模的人。一连好几天,张宏波总是在四处打听,他几乎问遍了所有人。结果很遗憾,没有找到可以立体建模的人。

认真学习掌握建模技巧

“找不到会立体建模的人,那我就自己学!”说干就干,回到家的张宏波即刻上网搜索起了立体软件的相关教程,认真地看了起来。他坐在电脑前,双眼紧盯着屏幕上的每一个细节,全神贯注地研读着软件教程,解析着一条条的复杂指令。遇到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,他就借助网络资源,逐词逐句地查询理解,直至将其彻底消化吸收。

就这样,张宏波每天下班之后都学习建模软件。“老张,你还吃不吃饭,再不吃我可把饭收了。”张宏波的妻子催促道。“先收了吧,我过会儿再吃。”张宏波就这样每天不停地学习着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,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、失败、再尝试,最终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。如今的他,已经能够熟练地驾驭这款复杂的建模软件,设计出概念模型。

成功实现码垛机智能诊断

张宏波带着设计好的初步数字模型,拿着升级方案来到设备经理的办公桌前,“关于码垛机故障频繁的问题,我建议采用数字立体模型软件展示码垛机内部结构,模拟码垛机的实时状态,结合传感器实时收集报警信息,精准定位故障,提升问题排查效率,减少设备停机时间,确保生产线稳定运行。”

王经理听罢,沉思片刻,说到:“想法很好,但构建精细模型集成实时监控系统的高成本与团队适应性挑战,以及其对现有成熟维护体系的实际影响,都是需谨慎考量的因素。”这一异议直击要害。

“目前我已经用软件设计出了模型,只差试运行进行后期调整了,投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;至于维修团队的适应性,我们可以针对核心技术人员进行专门指导,我保证让大家能快速上手该立体模型软件;对于现有的维护系统我们并非要替代,而是作为一个外部软件作为补充,只有好处没有坏处。”看到张宏波坚定的目光,王经理决定同意该项目的实施。

获得批准后,张宏波带领团队潜心投入到数字模型的调试中。团队不断模拟测试,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,从精密元件的定位到算法优化,每一步都需极致的耐心,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改进,该智能模型日趋完善。目前该模型已经能够准确的模拟码垛机的实际运行状态,实现故障元件的精准预测,利乐砖生产线的设备综合利用率较之前提升了0.24%,维修时间更是削减了35%,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维护效率。

张宏波的创新之举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,更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。张宏波说:“作为一名设备维修人员,我们不仅是设备的维护者,更是设备创新的参与者与推动者。我们要充分开拓创新思维,强化数字技术的学习和应用,发挥创新潜能,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,助力企业降本增效,冲刺业绩新高。”

供稿:液态奶事业部 文化行政部 王子烁

定州工厂 贾丽杨

发布时间:2024-06-05   阅读数:   点赞数:
0

精彩留言

热门新闻

  • 一起“碳”寻美好生活
  • 潘总强调:坚定信心,创新进取,全力实现首季开门红
  • 金句来了!潘总2023领导力峰会致辞金句集锦
  • 潘总邀你一起迎春纳福
  • 潘总走访一线慰问员工并指导业务发展
  • 潘总强调:坚定必胜信念,实现业务新突破
  • 打开